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保健热线网

你知道吗,孩子近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健康风险

时间:2025-09-28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最近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则新闻:继云南红河州屏边县湾塘小学2022年被发现是“零近视”后,该省今年又新增两所“零近视”学校——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腊福小学与戈的小学。这两所小学323名孩子无一近视,视力全部在5.0及以上。

  

  01

  PART

  三所“零近视”小学带来的启示

  云南三所学校创造出近视率为“零”的奇迹,并非依靠昂贵的多媒体设备,也没有高科技的干预手段,关键就是保证学生每天3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时间。

  晨跑、大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环环相扣,孩子们在青山、绿树、田野间奔跑游戏,眼睛长期处于自然光环境下。用戈的小学校长的话说:“想要孩子眼睛亮,让他们多待在户外吧。”

  

  

  ▲“零近视”小学孩子们明亮的双眼。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医学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是预防青少年近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自然光线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有效抑制眼轴变长,而眼轴过长正是近视的主要诱因。

  然而,这剂免费的“良药”却在当今社会变得稀缺。学校担心安全,家长追求成绩,孩子的户外时间被压缩,于是,出现了“越重视教育、越损害视力”的怪圈。

  我们一方面为孩子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却在剥夺他们保护视力的时间,“足量的户外运动”看似简单,却是当前教育生态较缺失的一环。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一些学校和家长把分数视作教育成功的指标,从小就让孩子在题海中游泳、奔波于补习班和兴趣班之间,双眼长期被电子屏霸占、被近距离读写禁锢。这些“室内化”的生活模式,让孩子失去了通过阳光保护视力的天然机会,也让鼻梁上的眼镜度数越来越高。

  

  

  

  ▲课后,腊福小学的孩子在接力(上)。戈的小学的孩子在踩高跷(下)。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多运动有什么不好?孩子们身心健康、三观正确最重要,视力好是一辈子的大事,是看见美好世界的基础,做错题、没考好都是小事。”腊福小学校长的话值得深思。

  不可否认,这三所学校都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但恰恰是这种“落后”,却“意外”保留了教育与自然最本真的联结。课后,孩子们不是与电子产品为伍,而是在锻炼或参与农耕劳动,他们的世界不仅有课本和作业,还有青山、蓝天和家里的活计,在运动与劳动中,他们不仅强健了体魄、保护了视力、减少了看电子产品的时间,还培养了责任心、自理能力、协作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所“零近视”小学像一面镜子,启示我们:教育的成果,不仅可以体现在成绩单上,也可以映照在孩子们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好的教育可能不需要高昂的代价,而需要回归常识、回归自然、回归儿童的天性。

  是时候重新审视户外运动的重要性了,对预防近视来说,它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02

  PART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载:“肝病者,虚则目无所见。"指出肝血虚会导致视力下降。

  《诸病源候论》记载:“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 可以理解为肝开窍于目,脏腑精华上输于目,若出现劳伤使脏腑精气损伤,肝气不足感受风邪,因精华气衰而视力减弱看不清远处物体。

  《东垣十书》载:“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元代王海藏《此事难知》载:“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

  综上种种,中医认为肝血亏虚、脏腑精气劳损、阳气不足(心阳不足)都可以引起视力下降。

  由此可见,孩子近视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健康风险的。

  

  03

  PART

  防止近视的生活调理

  在近视预防措施中,除了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用眼习惯、睡眠时长、饮食习惯等方面也对视力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注意用眼习惯,避免眼睛疲劳

  0-6岁儿童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单次用眼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每周不要超过3次;学龄期儿童用眼,眼睛与物距要保持40cm的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0分钟做一下眼保健操。

  ●学生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

  学生发生近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睡眠时间短。青少年学习生活压力大,昼夜休息不规律,作息紊乱导致眼部疲劳缓解时间不足,假性近视容易进一步发展,引起器质性病变。

  ●饮食对近视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学生应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类营养物质,合理的饮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适当补充,能帮助视力的正常发育。

  此外,中医推拿对近视有预防、控制作用,时间充足者,建议眼保健操每日操作1-2次,每周可以进行2-3次推拿。■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7792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