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6月中旬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和淮河上游来水的共同影响,凤阳县境内淮河水位持续上涨,已连续数十日超出保证水位,县内多个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数千名群众紧急进行了转移安置,防汛级别提升至一级响应。面对严峻形势,凤阳县卫生健康委积极动员,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灾区医疗服务工作。
一、迅速成立相应组织。县卫生健康委牵头两所县级医院对全县受灾情况及安置点情况进行摸底,明确县内两所医共体牵头医院为具体包保单位,医院主要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其中县人民医院成立两支医疗小分队负责包保枣巷镇辖区三个灾民安置点医疗服务工作,县中医院成立五支医疗小分队负责包保黄湾乡、板桥镇等两个乡镇辖区六个灾民安置点医疗服务工作。
二、“县乡联动”做好安置点医疗服务。一是设置临时医疗服务点。凤阳县在9个集中安置点设置7个临时医疗点(其中枣巷镇老鹳小学安置点和老鹳幼儿园相邻,设立1个联合医疗点)和1个巡回医疗点(板桥镇水平小学安置点),同时每个医疗点均单独设置临时医学观察点。按照每个医疗点不少于两名医务人员标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共安排内科、外科、皮肤科、儿科等多学科专家28人24小时驻守安置点提供不间断服务。涉及的三个乡镇卫生院也安排14名医务人员配合牵头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工作。二是开展巡诊和免费送医送药。县乡两级医共体医院成立医疗小分队,对府城、临淮、板桥、黄湾、枣巷淮河途径辖区的堤坝值守人员进行上坝巡诊、免费送医送药,全力保障堤坝值守人员医疗服务需求。三是全力保障药品供应。通过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采购配送模式,医共体牵头医院快速为每个安置点及时配备不少于40种用于治疗感冒、腹泻、中暑、蛇虫咬伤、皮肤病的常用药品。据初步统计,两家县级医院医共体已配送各医疗点药品价值约10万元。四是做好做实新冠疫情防控。结合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各安置点医务人员针对发热、腹泻、咳嗽、咽痛等症状群众开展每日两次以上巡诊,发现症状患者立即进行隔离观察治疗,视情况通过医共体转诊平台及时转送上级医共体牵头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切实保障安置点群众生命健康。
三、建立灾区群众绿色转诊通道。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采取分片包干形式,由医共体转诊转院中心牵头,分别开通行蓄洪区转移群众和抢险人员就医绿色通道,预留住院病床,派救护车辆及专家巡诊指导、及时转运行蓄洪区伤病员,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期间医疗保障工作。截至7月28日17时,共转诊转院18人次。
四、配合做好支援部队医疗保障。在防汛抗洪抢险紧要关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400余名官兵紧急驰援凤阳,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县卫生健康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标准、高质量抓紧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凤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及时开通抗洪抢险官兵绿色服务通道,调配专用病房,配备精干医务人员,随时做好接诊服务准备。由于部队驻地在临淮关镇,县卫生健康委明确由临淮关镇卫生院安排医护人员跟进保障,同时与部队医疗保障人员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配齐备足清创、防暑、防蚊、防虫、氧气包和新冠肺炎防控物资等相应药品器械,全力保障支援官兵身体健康。
五、充分发挥卫生信息化作用。2019年,凤阳县已建成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四大中心并均已正常运行。在此次防汛救灾医疗保障过程中,受水灾影像的乡镇卫生院所有影像、心电均上传至牵头医院进行读片和出报告,增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下一步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医疗健康安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据统计,6月中旬以来,涉及受灾乡镇影像、心电上传数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45%。
六、做好灾区消毒消杀工作。由县卫生健康委牵头,两所县级医共体医院健康促进中心会同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大队,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安置点和受灾区域进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环境消杀、传染病防治等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宣教等工作。截止7月28日17时,共消杀面积约14万平方米,发放84消毒液400瓶、漂白粉300千克、喷雾器6台,发放救灾防病知识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宣传材料约13500份。(凤阳卫健委)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