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一、制定文件的背景、修订内容和依据
(一)背景。1996年1月1日起,《出生医学证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标志着《出生医学证明》走上了全国统一印制并依法管理的轨道。20多年来,我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为提高全省妇幼健康管理水平,完善出生登记制度,服务人口管理,保障公民权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我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2017年印发的《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试行)》),对规范我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2019年省卫生健康委、省公安厅修订完善并正式印发了《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效期至2024年10月11日。
(二)修订内容。与2017年印发的《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试行)》(鲁卫发[2017]30号)相比主要做了以下修订:
一、统一规范称谓。将《管理办法》中涉及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等称谓全部改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经省公安厅确认,将“公安部门”“户口登记机关”等称谓全部改为“公安机关”,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便于有关部门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
二、增加专家会商制度。要求各地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成立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专家组,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疑难案例进行会商和研判,提出办理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做好备案,指导各签发管理机构顺利开展工作。同时,定期组织专家对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指导整改,确保各项工作管理到位。
三、简化办证流程。1.理顺机构职能。更加明确出生医学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的职能,消除部分妇幼保健机构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2.灵活对待诉求。修改了《管理办法》中父亲办理单亲出生医学证明的相关规定,将职能划归到机构外出生,修订为若符合相关前置条件,也可申领机构内出生医学证明。3.简化办理程序。取消《管理办法》中遗失出生医学证明补发须登报挂失的环节。对申请变更新生儿父母双方或一方信息的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方便群众办证。
四、细化操作标准。对证件申领存放、档案管理、印章管理、机构变更等规定进一步细化。对出生医学证明印章的式样进行了统一要求,对签发机构变更名称、撤并或取消资质的印章处理流程也进行了详细说明。修订后《管理办法》共八章50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保障工作有法可行,管理有章可依。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5〕96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分八个章节、共五十条。
(一)第一章 总则,第一至四条。
明确《办法》制订的目的、依据和使用范围。
(二)第二章 职责分工,第五至八条。
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和签发机构、公安部门及其户口登记机关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三)第三章 工作管理,第九至十五条。
明确出生医学证明各级管理、签发机构和助产机构在工作中应建立和执行的相关制度。
(四)第四章 签发管理,第十六至三十二条。
明确首次签发、换发、补发的具体规定。
(五)第五章 废证管理,第三十三至三十六条。
明确出生医学证明的遗失报告、报案、声明、作废的相关规定。
(六)第六章 使用管理,第三十七至四十一条。
明确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的具体要求。
(七)第七章 监督管理,第四十二至四十八条。
明确对出生医学证明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
(八)第八章 附则,第四十九至五十条。
对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适用对象、生效时间和有效期做出了说明。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