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前一日刚接种了新冠疫苗的小明出现发热的症状,但一起打疫苗的其他小伙伴并没有出现发热等情况,这让小明有点慌。发热是疫苗导致的吗?能不能使用退热药?针对这一问题,疾控工作人员来细讲一下。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抗细菌、病毒或其它物质的一种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因此,发热是人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常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有利于患者恢复。
引起人体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例如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有时接种疫苗也会导致发热。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的特点有可能不同,根据体温、持续时间、波动情况、其他伴随症状等,可分析出发病的原因。
通常较低的热度(小于38.5℃)对患者健康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此时不建议使用退烧药,这反而会不利于康复,而且不利于判断发热的原因。
疫苗引起的发热有什么不一样?
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导致的发热具有区别于其它类型发热的特点。
疫苗中的成分有时会导致人体出现一过性发热,但是热度通常不超过38.5℃,且持续时间短。一般来说,疫苗导致发热的发生率不高,不会引发其他疾病,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
灭活疫苗,比如新冠疫苗等,接种后4-24小时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以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由于疫苗中含有的病毒成分会在体内增殖,可引起轻度的感染。这种情况下引起的发热出现较晚,通常在接种后7-12天左右发生,持续1-2天即消退。
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如何处理?
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单纯发热而无其他症状,且体温在38.5℃以下时,一般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多喝水、适当休息、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热度较高时,可适当服用退热药,或采用物理降温。
但如果出现热度持续不退或发热之外的其他症状,应高度怀疑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摘自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