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8月10日,国家疾控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专项监督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8件典型案例中,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抗(抑)菌制剂违规添加禁用物质行政公益诉讼案等案例主要是督促整治生产环节非法添加问题;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案例是督促整治抗(抑)菌制剂命名、说明书及销售中明示或暗示具有治疗效果等问题;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案例主要是通过办案促请行政机关监督涉案企业完成问题产品的有效召回。
据悉,2022年,全国检查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2476家,发现存在违法行为企业82家;检查抗(抑)菌制剂经营、使用单位89962家,抽查产品116475件,发现不合格产品3352件;抽检抗(抑)菌制剂膏、霜剂型2506个,发现非法添加禁用物质产品216个,检测出非法添加禁用物质27种。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监督执法机构处罚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122家,处罚抗(抑)菌制剂经营、使用单位1164家。
日前,国家疾控局联合最高检等多部门印发通知,要求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暗示疗效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国家疾控局综合监督一司负责人表示,针对抗(抑)菌制剂企业聚集地区和案件频发地区,将坚决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曝光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各地在专项整治中的典型经验。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