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保健热线网!
从家里私拉插座在楼道给电瓶车充电、怕电瓶车被偷推回家……这样的场景在大部分小区是普遍现象,却隐藏着安全隐患。近期,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开展了“小区停放电瓶车服务和设施调查”,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78%表示小区有电瓶车停放区域,68%表示小区有电瓶车充电设施,但为何大家仍将电瓶车推回家?
成本高、停放场所进出不方便、怕被偷、充电设备不够等成了许多居民选择将电瓶车推回家的主要原因,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呼吁:多方发力解决小区电瓶车安全隐患。
——解决配套设施“痛点”。物业公司应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电瓶车停放区域及充电设备数量,并加装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解决电瓶车停放及充电安全问题。同时要重视业主诉求,合理制定电瓶车停放及充电收费标准,提供更加安全、合理的服务,努力消除业主各种顾虑。在解决配套设施基础上,通过征求业主意见建议,运用技术手段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等。
——出台明文规定明确各方责任。提到禁止电瓶车入梯入户,有的物业表示很无奈,由于没有执法权,面对确实不听劝的业主也没办法。再多的提醒、倡议也不如一纸明文规定。对此,应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对小区电瓶车停放及充电问题进行规定,明确物业及业主双方权利和责任,杜绝“扯皮”。
——厂家要把好产品质量关。2019年4月15日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最高车速、防火阻燃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组织生产,充分保障消费者出行安全。销售企业要从正规渠道进货,销售符合标准的产品。
——加强相关产品监管。因电瓶车引发的火灾不胜枚举,除了居民不合理使用、不合理充电导致,有的则因为产品本身以及电瓶充电器质量不合格。劣质充电器不具备温度控制和电压、电流控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电瓶车及充电器产品质量监管,消费者也要选购合格产品并定时更换配件。
——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小问题可能就是“风险点”,相关监管部门、消防、物业公司等应及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物业人员、居民业主普及日常生活安全知识,如消防安全、电瓶车选购等,努力消除隐藏在居民生活中的各类风险。(撰稿:四川省消委 张茜)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热线网 bjr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